takse69

听新闻
放大镜
离奇失踪的贷款人
2025-08-12 09:25:00  来源:检察日报

2025年2月,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

贷款后,几十名贷款“企业主”全部将钱提现并失联,贷款总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2024年12月6日,浙江省诸暨市takse6以涉嫌贷款诈骗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贾峰、赵森提起公诉,以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黄某提起公诉,以涉嫌贷款诈骗罪对中介唐小天、叶刚等人提起公诉。2025年2月18日,该案开庭审理。因被告人提出申请补充新证据,7月16日,该案二次开庭审理,尚未宣判。

“企业主”竟是低保户

2023年1月的一天,诸暨市某针织企业负责人周某走进了诸暨市某银行,向银行工作人员黄某提出贷款申请。不久,周某成功获得贷款款项50万元。当天,周某在老乡唐小天等人陪同下将款项全部取现。几天后,周某拿着唐小天给的2万元好处费回到了湖南老家。

没人会想到,“企业主”周某家中竟是破旧不堪的景象。47岁的周某患有先天视力障碍,与患有智力障碍的妻子共同抚养着两个孩子,全家依靠低保补贴维持日常生计。一天,唐小天来到周某家中,称可以帮他向政府申请一笔补助款项,但需要他到外地办理相关手续。听到可以申请政府补助,周某欣然答应并立即动身随唐小天出发。次日,二人来到诸暨,周某被唐小天安排在一个旅馆住下,有专人负责其日常吃喝。之后的几天,唐小天带着周某办理了当地的手机号码、银行卡,还办理了一份以周某为企业主的一家针织厂的营业执照。一切准备就绪后,唐小天让周某去银行办理贷款。

“你说的申请补助是去银行贷款?这不是骗人么?”此时,周某心生疑惑。“这笔贷款是给上市公司做资产包,公司会还的,你只是帮我们出个面,好处费不会少的。”在唐小天的劝说下,周某最终同意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贷款。

无独有偶,像周某这样类似情形的人还有不少。

贾某是湖南某村的低保户,今年52岁的他一直独自生活,偶尔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工友叶刚。叶刚在了解贾某的经济情况后告诉他想要赚钱很容易,办张“信用卡”就行。

“信用卡里的钱是要还的,但这个不一样,不用你还钱,你跟我去办了就知道了。”由于经济紧张,贾某同意了叶刚的提议,坐上了去诸暨的火车。之后,贾某也被带着办理了营业执照、当地手机号、银行卡,叶刚还给单身的他办理了假的结婚证和不动产权证,让他把证上配偶的名字和房产地址背熟……

“办信用卡怎么还需要用到这些东西?你究竟让我来这里做什么?”面对贾某的不断询问,叶刚承认不是帮他办理信用卡,而是让他出面贷款,并安抚说这对他来说完全没有任何风险,而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事成后还会拿到一笔不菲的好处费。看着贾某犹豫不决,叶刚“威胁”道:“我们花了这么多钱带你来这边,包吃包住,如果你现在说不干,这些成本只能由你自己负责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可不要错过了。”贾某最终配合办理了贷款,成功申请到30万元的额度,在提现后收到3万元好处费。

行长的沉沦

为两人办理贷款的工作人员黄某,是该银行一支行信贷处主任,2022年初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贾峰和赵森两个新朋友。这两位新朋友出手阔绰,多次请黄某吃饭、唱歌等,一来二去,双方熟络起来。其间,贾峰和赵森表示有企业客户想办理银行贷款,需要了解一些贷款政策。“放心吧,你们介绍来的客户,我一定会关照的。”黄某承诺道。

同年4月,黄某帮贾峰、赵森介绍的客户办理了30万元贷款。事后,贾峰、赵森登门送上烟酒表示感谢。此后,贾峰、赵森介绍的客户逐渐增多,在贷款顺利发放后,二人总会登门拜访,“心意”也从烟酒升级为现金红包,金额在几千元到10万元不等。

为了回馈二人,黄某开始对其介绍的客户无限放宽资格审核,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不作询问,只简单对材料进行纸面阅看便通过审核,还把贷款额度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并将贷款利率降到最低限度。

由于贾峰、赵森二人介绍的贷款业务源源不断,黄某的业绩突飞猛进,不久后,黄某被提拔为某支行行长。但好景不长,2023年11月,银行在进行贷款例行回访时发现一批贷款客户失联,经过进一步梳理发现这些贷款的贷款模式相同,业务办理人员均为黄某,且贷款下发后均被提现转移,银行立即报警。

消失的“背债人”

经查,一个以贾峰、赵森为首的诈骗团伙浮出水面。贾峰、赵森两人是老乡,2022年初,二人了解到一个“新名词”——“背债人”,便商量着找一些经济紧张、认知差的人去银行贷款再套现,以此骗取贷款款项获利。经人牵线,二人以了解贷款政策为由结识了黄某,在“打点好关系”后,又联系了多家贷款中介,在高额的中介费诱惑下,各级中介开始寻找“白户”(征信没有问题的人)。“我们一般在农村找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成功。”中介交代说。物色好目标“背债人”后,中介以只要出面贷款即可获取好处费且没有任何风险为诱饵将其带至诸暨。

这些被选中的“背债人”到达诸暨后,贾峰、赵森以及中介就开始对其进行包装,伪装其在诸暨生活的假象,再通过“黄牛”办理以“背债人”为企业主的营业执照。就此,一个外地偏远乡村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在诸暨拥有固定居所、经营实业且经济状况良好的企业主。之后,“背债人”听从安排来到黄某所在银行申请贷款。贷款发放后,中介第一时间带着“背债人”将款项提现,并将办理的手机号码、银行卡收走,支付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好处费让其返回老家。

提现的贷款款项,贾峰、赵森会拿走其中的40%至50%,其余交由各层级中介自行分配。之后,贾峰、赵森会将部分款项送至黄某处,以便该“业务”的长期“运营”。截至案发,贾峰、赵森伙同他人以这种方式共计从银行骗得贷款49笔2000余万元。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作者:  编辑:刘雨霏  
集群头条
案件发布
新媒体
微信
微博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