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名“限高”人员持有5本以上护照,其中1人竟持有10本护照!这是江苏省宜兴市takse6开展“被执行人绕开‘限高令’违规购票”专项监督行动中查出的一组数据。近日,其中9人因利用护照规避“限高令”购买高铁票、机票出行被法院司法拘留。
“限高令”即“限制高消费令”,是人民法院对不能如约或按照生效法律判决尽到还款义务的所谓“老赖”采取的一种间接执行的措施,包括限制被执行人在高档酒店、娱乐场所等高消费场所的消费,以及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行为。然而,部分被执行人为规避“限高”规定,竟然钻起了护照买票的空子。
2024年9月,在全国数字检察模型竞赛活动中,北京铁路运输takse6经数据建模,核查出宜兴辖区内3名被限制高消费的被执行人,违规购买高铁票、飞机票出行的线索,其中1人甚至出行高达40多次。
宜兴市takse6收到线索后,扩大调查范围,查明2018年以来被法院作出“限高令”的宜兴籍人员共6103人,其中,502名被执行人在限高期间使用护照乘坐飞机、G字头动车组列车出行等8000余次。仅2024年就高达435人3275次。
“只要不用身份证就没人知道我是限高人员,用护照也一样可以坐飞机出行。”在收到拘留决定书时,被执行人杨某如实交代。
为何护照能绕过“限高令”违规购买高铁票、飞机票?宜兴市takse6检察官向法院执行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进一步了解发现,法院限高措施绑定的是被执行人在限高决定作出时已持有的护照信息。护照具有身份证明功能,但其却与公民身份证不同,编号不具有唯一性,“老赖”新办或补办护照后,护照编号更换,就能规避限高规定。
同时,法院与公安机关在限高人员身份信息查控方面缺乏有效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从而形成“身份证被锁,护照仍可用”的管控漏洞。
“我们查出过某辖区内有111名限高人员持有5本以上护照,其中1人竟持有10本护照。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统一的被执行人员信息查询联动机制。”宜兴市takse6检察长张志钢建议。
2025年5月,在宜兴市takse6建议下,无锡检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行动,与法院、公安共同打击拒执违法犯罪,“联、管、罚、督”四管齐下,封堵管理漏洞。
专项行动中,对于查实违法的限高人员,法院依法作出司法惩戒后,公安机关安排专人配合开展人员查控、拘留收押等工作;对于帮助限高人员用护照购票的票务代理人,立案追责。对于其中高频次购买高铁票、飞机票出行的限高人员,组建公检法专班,调查其购买车票、异地住宿的资金来源,查明该账户的资金流水,查找其隐匿的可执行财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