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se69

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销售精英的“双面人生” 镇江市润州区检察官详解案情
2025-07-29 09:28:00  来源:检察日报

2025年6月,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takse6与包括被害单位负责人在内的辖区企业家代表举行座谈会,了解企业发展中的法治需求,并从加强内部监管、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员工常态化法治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

“这些天我做梦都是在借钱还款……”被告人席上的陈某佝偻着背,与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销售精英判若两人。他曾是领导、同事眼中的销售精英,却在发现公司制度漏洞后,利用职务便利,套取价值近200万元的预付卡并对外销售,所得钱款被其挥霍一空。近日,经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takse6提起公诉,法院以挪用资金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发现公司业务审核漏洞

陈某的人生轨迹曾让同龄人艳羡。2016年入职以预付卡销售与受理为主要业务的江苏某科技集团公司后,他从普通销售干起,凭着出色的业务能力,不到两年便升任主管,年销售额1000万元左右,却在2019年底突然离职。“那段时间感觉他心不在焉,后来就辞职了,谁都不知道原因。”昔日的同事回忆时仍感唏嘘。离职后的陈某沉迷于酒吧夜场,梦想靠彩票一夜暴富,奢靡的生活令他欠下巨额网贷。2020年5月,当原领导伸出橄榄枝时,这个曾经的“销售精英”其实早已深陷债务泥潭。

2021年底,再次升任大客户经理的陈某发现了公司预付卡业务的制度漏洞。为便利客户、拓宽市场,该公司在传统款到发卡销售模式基础上,推出了欠款购卡模式:由客户出具一份写有明确金额、还款日期并盖有公章的欠条,再由对应的业务员签署一份欠款担保书,公司审核通过后,先行发放预付卡,待客户后期付款。

尽管公司规定,欠款购卡业务办理权限仅向大客户经理以上级别的业务员开放,针对的客户均是合作次数较多、信用良好的企业,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业务员要在系统里上传盖有客户单位公章的欠条、业务员本人签署的欠款担保书、领卡单等材料,经过多轮审核后,由业务员所在分公司财务通知业务员领卡。但是,作为公司的老业务员,陈某还是看出了流程中的漏洞——审核一般只看材料齐不齐,不会去查验真伪。

2021年2月,陈某通过路边“办证制章”小广告,找人制作了曾通过他办理过欠款购卡业务的三家公司的公章,盖在预先准备好的购卡协议和欠条上,再和自己签署的担保书一起,将整套材料扫描上传至公司业务系统。2月16日,随着审批流程通过,陈某顺利领到了价值26.8万元的已经激活的预付卡。

财务核查牵出职务犯罪

拿到卡的陈某立即通过微信联系专门做购物卡回收生意的“黄牛”,按卡面金额98%的价格将卡出售。尝到甜头后,陈某的胆子越来越大,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11次从公司骗取预付卡,总价值192万余元,套现所得资金全被他用于购买彩票、偿还债务和个人消费。

为了掩盖异常交易,陈某特地选择在预付卡销售旺季结束前停手,但近200万元的资金窟窿留在了公司账上。

2022年6月中旬,公司在财务核查中发现有11笔欠款购卡业务逾期未还款,总金额近200万元。经过梳理,这11笔欠款分属三家单位,经手的业务员均为镇江分公司大客户经理陈某。正当公司准备与陈某谈话核实情况时,陈某主动找到公司领导,将他伪造客户公章和欠条骗取公司预付卡出售套现的事和盘托出。内部问责会上,陈某声泪俱下,希望公司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并表示会尽快把钱还上。念及他的工作表现以及主动坦白等情况,公司决定暂缓启动司法程序。之后,陈某通过抵押房子、借款等方式陆续还款76万余元。

然而,从2023年8月起,陈某的还款数额开始断崖式缩水,单月还款额从最初的万元直降至两三千元。当公司联系陈某时,却得到他暂时没有能力还款的回答。无奈之下,公司选择了报案。2024年11月,陈某自知难逃法网,主动投案,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是职务侵占还是挪用资金

“一开始是想多几笔业务冲业绩,后来想等彩票中奖后就把钱补上,真没打算赖账!”2025年2月,公安机关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将陈某移送至润州区takse6审查起诉,提审时,陈某的辩解让案件定性陷入迷雾。

办案检察官对案件细致审查后,敏锐捕捉到关键:陈某虽然伪造欠款购卡业务,但他始终以本人名义签署担保书,在客户无法偿还时,公司可以找到并要求陈某督促客户还款或者履行担保责任代为还款;在公司例行财务核查尚未发现他伪造欠款购卡业务套取预付卡时,陈某主动坦白、签订还款承诺书并陆续还款76万余元,表明他主观上是“非法占用”而非“非法占有”的目的。

检察官认为,陈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套取公司预付卡内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用于盈利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给所在单位造成财产损失,其行为符合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2025年3月11日,润州区takse6以涉嫌挪用资金罪对陈某依法提起公诉。近日,法院经审理作出上述判决。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预付卡业务审核不严、管理脱节等风险,检察机关建议涉案公司严格购卡协议核验机制、加强员工法治教育。在5月的回访中,检察官了解到,该公司已健全业务审批制度,规范欠款账目跟踪管理,并由公司法务部门定期对销售、财务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业务风险防控培训,通过健全内控机制筑牢风险防控体系。

作者: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