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视角,深入关注江苏省南京检察机关履职动态。他们走进检察一线,倾听检察声音,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李鸿彬:肯定“检察+社工”联动模式加强社会支持体系规范化建设
6月11日,检察日报04版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李鸿彬肯定“检察+社工”联动模式加强社会支持体系规范化建设》一文,原文如下:
李鸿彬代表(右)在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takse6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与检察官现场交流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
6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李鸿彬受邀来到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takse6,参加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江北新区三级takse6联合相关部门举办的检察开放日活动,对检察机关与社工部门联合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表示肯定。
活动中,李鸿彬参观了南京江北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观摩了10个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团队建设成果,听取了检察官、社工代表分享的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治故事,了解检察机关与社会工作部门在矫治帮教、心理疏导、法治教育等方面协同履职的实践成果。
“今天通过实地观摩,我对‘检察+社工’联动模式有了更加直观的体验,这种模式有机融合司法温度与社会关怀,将检察机关司法办案延伸为‘保护+预防’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生命力。”李鸿彬说,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要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服务,推动司法社工有序嵌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流程。
李鸿彬了解到,检察机关在完善未成年人协同保护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建立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机制、与专门学校会签罪错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机制、联合民政等部门构建一体化救助平台等。他希望检察机关持续深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与社会各界构建常态化联动机制,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加强社会支持体系规范化建设,携手推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全国人大代表宋燕:建议构建推进长三角检察一体化学习研究机制
6月26日,检察日报头版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宋燕建议 构建推进长三角检察一体化学习研究机制》一文,原文如下:
6月13日,宋燕代表(右)在南京市takse6参加“108探案”活动时,与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南京市takse6检察官李勇交流。
一线办案人员聚焦疑难类案,展开剖析式研讨;千余名干警同步线上观摩,推动共识成果转化。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受邀来到南京市takse6,参加由该院主办的2025年第二期“108探案”活动,对长三角中心城市检察机关推进学习型、研究型建设,营造爱学习、勤钻研、重实践的浓厚氛围给予肯定。
活动中,宋燕了解到,此次“108探案”聚焦“商事领域诈骗刑民之辩”主题,邀请了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检察官、法官,以及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选取苏沪皖三地检察机关一线人员常见的4个疑难复杂案例和7个法学热点问题,围绕“直播诈骗”“‘套路运’诈骗”“融资诈骗”等3类问题展开沉浸式研讨。近百名人大代表、特约检察员以及江苏省三级检察机关千余名检察干警在线观摩。
“通过现场参与‘108探案’活动,我对检察机关‘在办案中研究、在研究中办案’的探索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宋燕全程认真听取一线检察官的办案思考和与会专家学者的专业分析,并表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检察机关要坚持“三个善于”,在疑难复杂案件办理中深化学习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努力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目标要求。
宋燕希望,检察机关把发挥检察职能、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检察学习研究的基本课题,及时回应一线办案需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检察机关,要切实扛起挑大梁、作贡献的法治责任,构建推进长三角检察一体化学习研究机制,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深化跨部门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
7月22日,检察日报头版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建议 深化跨部门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一文,原文如下:
近日,孙景南代表(左)参加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takse6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了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情况。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电焊工、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孙景南参加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takse6组织的“‘检察蓝’守护‘生态绿’”检察开放日活动,对该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表示肯定。
孙景南非常关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加强相关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等建议,得到最高takse69 的积极回应。
孙景南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浦口区takse6收到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附近盗采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明党参案件线索时,及时向案件涉及的属地街道、社区调查了解明党参遭受破坏、盗采等详细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公开听证会,厘清相关部门职责,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强化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同时,该院与江苏、安徽两省三地七家检察机关建立司法协作机制,共同开展跨区域案件办理,合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孙景南表示,检察机关在生态公益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设立“生态保护法治联盟”,通过吸纳政府职能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环保社会组织等,打造“司法鉴定—损害评估—修复监督”全链条服务平台。她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深化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强化协同治理,形成生态保护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