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se69

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精准监督 协同共治 句容市takse6构建红色资源长效保护机制
2025-08-04 09:39: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茅山脚下,红色热土熠熠生辉。作为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句容这片热土铭刻着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蕴藏着无数先烈的热血忠魂。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3月,句容市委书记以聚焦“抗战纪念设施保护”向检察机关出题。江苏省句容市takse6立即开展专项行动,推行“摸清底数、精准监督、协同共治”三步工作法,为红色资源筑起法治保护屏障。

全域摸排

绘就红色资源“保护图谱”

守护红色根脉,必先摸清家底。该院主动联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革命老区促进会、文广旅游局等部门,组建专项调查小组,通过座谈访谈、档案查阅、实地踏查等方式,对辖区内红色资源开展拉网式排查。

从3月到5月,办案团队共梳理出重要战斗遗址15处、历史事件遗址及红色交通站(点)23处、烈士墓(群)56座(处)、纪念馆(屋)6 处、纪念碑5座、纪念遗址7处。依托翔实调查数据及句容市革命老区促进会编撰的《句容市红色资源集》,该院精心绘制不可移动红色资源明细表,对存在破损、污损的点位逐一标注,精准聚焦烈士纪念设施和革命遗址两大监督重点,为后续专项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发力

彰显检察建议“刚性力量”

“肖国生(又称萧国生)烈士墓周边杂草丛生,墓碑有风化痕迹、坟体开裂破损、英烈事迹展示缺失,影响了烈士墓的庄严性和教育功能。”今年初,排查发现的问题线索牵动着检察官的心。

1938年6月,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政治处主任的肖国生随部进入苏南抗日前线,参与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因工作出色,在新四军第二次政治工作会议上,他被一致推举为全军“政治工作模范”“共产党员模范”“青年人模范”。

1939年3月7日,江苏镇江县(今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下会村,日军重兵合围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驻地,肖国生为掩护主力突围,在激战中英勇牺牲。

作为新四军作战中牺牲的首位团职干部,肖国生的事迹是当地重要的红色教材。就排查发现的问题,句容市takse6迅速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向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书,不仅推动落实8.3万元修缮资金,更促成纪念墙增设,让烈士事迹代代相传。

同样焕发生机的,还有茅山镇的两处抗战纪念设施、天王镇白沙惨案纪念碑等多处历史见证地。针对年久失修、环境杂乱等问题,句容市takse6今年5月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属地政府完成6处墙体裂缝修复、环境整治并设立保护标识,使这些承载军民抗战记忆的场所重现庄严肃穆。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句容市takse6已推动修缮烈士纪念设施4处、革命遗址6处,实现了红色资源“外在风貌”与“历史内涵”双提升。

协同共治

构建长效保护“生态圈”

红色资源保护不是“独角戏”,需要多方合力。为贯彻《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句容市takse6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系统梳理保护难点堵点,形成专项报告呈报市委、市政府,为科学决策提供检察智慧。

今年7月,该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与“益心为公”志愿者对整改成效开展“回头看”。肖国生烈士墓前,新建的纪念墙无声述说着英雄壮举;修缮一新的纪念碑上,崭新的碑文铭记着历史过往;碉堡遗址处,静静守护着烽火记忆。“从‘问题清单’到‘整改清单’,再到‘成效清单’,我们用检察监督的‘刚性’与协同共治的‘柔性’,让红色资源保护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参与行动的志愿者感慨地说。

作者:时昌鹏 陈高硕 郎建强  编辑:王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