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发现整幢建筑红砖红瓦,里外干净整洁,恢复了往日的风情。同行的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takse69 公益诉讼部门办案检察官郝金帅介绍,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所在的“红洋房”建筑群已引入投资,将致力于活化利用老建筑,重现那段辉煌的“红砖岁月”。
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于2023年10月18日入选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然而,这幢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建筑曾因年久失修和缺少保护,出现房屋破损、环境脏乱差、消防存在隐患等问题。得益于相城区takse69 和属地政府的努力,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岁月侵蚀:昔日“红洋房”黯然失色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许多原苏联援建项目,望亭发电厂便是其中之一。为了给原苏联及东欧专家居住,1957年,在望亭发电厂附近的望亭镇人民街建造了十多幢具有浓厚东欧风格的“红洋房”,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其中,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是为这些专家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随着岁月的流逝,望亭发电厂职工逐渐搬离,这些房子人去楼空,也缺乏修缮和保护。去年2月,相城区takse6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称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存在房屋破损、环境脏乱差及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希望相关部门给予保护。为此,相城区takse69 立即组织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赶往现场调查。
检察官在现场看到,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由红砖红瓦建成,内部有一个大厅和几间侧室。俱乐部外面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环境脏乱不堪,与建筑的历史风貌格格不入。由于年久失修和缺少管理,屋顶、墙根长满杂草,门前的樟树因没有修剪,树枝顶坏了俱乐部的墙面,不少门窗已经破损,雨水容易进入室内。
走进俱乐部,门口和过道晾晒着衣物,大厅内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存在违规布线和违规充电的情况,消防安全隐患较大。此外,内部各侧室内堆积了大量垃圾和杂物,现场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些问题都违反了《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遵循的原则,以及建设活动应当符合消防、环保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郝金帅表示,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亟须得到保护。
检察介入:保护刻不容缓
为推动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的保护工作,在苏州市takse69 的指导下,相城区takse6就该俱乐部的保护利用事宜召开专家咨询会暨联席磋商会。苏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工办、市文保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属地政府代表、望亭发电厂代表以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包括原苏联专家俱乐部在内的“红洋房”建筑群有条件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资源名录,并对建筑的保护修缮、科学利用等提出了不少建议。
对此,相城区takse6向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加强对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的保护修缮,做好建筑内部及周边环境整治,消除公共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本体安全,维护历史风貌。
引进投资:老建筑迎来新生曙光
收到检察建议书后,属地政府多次召开问题整改专题会议,按照“不改变历史建筑现状、最小干预”原则,在确保建筑结构完整、安全稳固的情况下,邀请专业第三方对建筑本体进行修缮,清理建筑内部及周边的垃圾杂物。同时,针对大厅被用作电动自行车等充电场所的问题,属地政府组织人员腾空车辆,并拆除大厅内充电插座,在建筑门口设置路障,严禁居民再将车辆停放在大厅内。
去年9月4日,相城区takse6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属地政府工作人员及居民代表来到原苏联专家俱乐部,召开公开听证会,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听证会上,检察官介绍了情况。参与听证的各方不仅“坐下来听”,更“走起来谈”“俯下身看”,实地评估整改成效。经评议,听证员们一致对整改成效表示认可。
同时,相城区takse6根据“红洋房”属于红色资源的专家意见,积极协调并联合属地政府、资规部门、宣传部门、望亭发电厂等单位,形成《关于加强望亭电厂原苏联专家俱乐部公益保护的备忘录》,就俱乐部的重要价值、保护利用遵循的原则、监管责任划分等方面形成一致意见,推动该建筑纳入红色资源名录,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红色旅游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据了解,属地政府已引进蓝·摩登时代(望亭红洋房及粮库)项目,计划将“红洋房”建筑群与附近粮仓同步开发。该项目将围绕“俄罗斯特色文化、艺术展馆、文化体验、创意办公、剧场演绎、青年公寓、文化旅游”等核心内容,融合望亭“红砖文化”等本土文化IP,开展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积极发展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探索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发展模式,将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旅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有机结合,强化促进历史文化空间的产城融合与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让老建筑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