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se69

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淮安市清江浦区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拆穿“六个蛋黄派”的谎言
2025-08-12 09:21:00  来源:检察日报

2024年12月23日,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

“我没有喝酒,我没有罪!我怀疑交警给我吹气的管子上面原本就有酒精、给我抽血的工具里也有酒精,反正我没喝酒,我当晚只吃了六个蛋黄派。对!一定是蛋黄派里面有酒精!就是吃了含酒精的蛋黄派才让我血里有酒精的……”

讯问室里,犯罪嫌疑人卢某情绪激动,矢口否认自己的醉酒驾车行为,抛出了“吃了六个蛋黄派”这匪夷所思的理由。看着他言之凿凿的样子,我一边做着笔录,一边仔细回忆卷宗里的记录。2022年10月某晚,交警在酒驾查处行动中发现驾驶员卢某身上有较大酒气,现场呼气酒精检测显示酒精含量为133mg/100ml,后经血液检测,卢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77mg/100ml,已达醉酒驾驶标准。

事发当晚交警的笔录里面清楚地记载着他亲口承认当晚的饮酒详情,并且其对酒精检测结果无异议。可仅仅隔了一天,交警再次将他传唤到案,他就拒不承认案发当晚他曾喝过酒,一口咬定只是吃了六个蛋黄派。

公安机关调取了道路监控视频,能确认卢某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但因无法溯源找到饮酒地点,多次排查卢某的工作圈、生活圈,也未能找到能证实卢某饮酒情况的证人,公安机关为卢某办理了取保候审。

一个简单的危险驾驶案件,竟因证据链不足以排除犯罪嫌疑人的未饮酒辩解而陷入僵局,眼看取保候审要解除了,2023年10月,公安机关因案件复杂商请我院依法介入引导侦查。在全面审阅证据材料后,面对卢某的“健忘”和离奇的辩解,我意识到,必须用更扎实的证据链来固定事实。

六个蛋黄派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在引导侦查过程中,我深知不能仅凭常识反驳,必须用科学说话。2023年11月,我们引导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实验。让3名与卢某年龄、体型相仿的志愿者,分别食用6个不同品牌的蛋黄派(覆盖检测的三种),并立即进行呼气测试和抽血检测。结果毫无悬念:所有志愿者的呼气测试结果均为零,血检样本中均未检测出酒精。

为了彻底查明真相,我们采取了“实验验证+专家论证”的双轨调查模式,用科学数据说话。2024年5月,我们邀请消化科医师、资深司法鉴定人、食品学院专家,对蛋黄派中的酒精含量及对人体影响进行专业评估。

结论是明确的:不可能。专家们提供了详实的检测报告:几种常见蛋黄派的酒精含量分别为10967.5ug/g、10269.4ug/g、71.9ug/g,且包装拆开后就会很快挥发。即使按酒精含量最高的蛋黄派计算,要让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177mg/100ml(以成年男性血液量5000ml计),在完全不考虑挥发和人体代谢的极端假设下(等同于直接注射),也需一次性摄入807克蛋黄派(以每个蛋黄派平均重约15克计算,近乎54个蛋黄派)!这明显不符合常理。

2024年10月,该案被移送审查起诉。我们引导侦查机关补强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全面审查。通过调取抽血现场视频、询问抽血护士,证言与录像相互印证,排除卢某对违规采血的辩解;通过调取其公司监控视频、询问其同事,形成完整证据链,排除卢某当晚进行其他活动的辩解。

在事实面前,卢某终于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案发当晚,他在公司的门卫室与几个朋友一起喝酒,仅其一个人就喝了一斤多42度的白酒。“六个蛋黄派”的谎言,是他从网上看到有相关传言才抱着侥幸心理为自己辩解,妄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至此,真相大白。2024年11月,我院以涉嫌危险驾驶罪依法对卢某提起公诉。2025年1月,法院判处其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卢某当庭认罪认罚。

回顾此案,177mg/100ml的血检数值,本身就是最核心、最客观的证据。但面对犯罪嫌疑人的辩解,仅靠单一证据是不够的,我们没有止步于血检报告,而是敏锐地识别出其辩解的荒谬性,并主动出击,以事实戳穿其谎言。这个过程,深刻体现了办案中“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核心原则,它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客观证据,更要主动审查辩解的合理性,积极运用科学方法验证,全面构建证据链条,让每一个案件的结论都经得起质疑和检验。

(口述人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takse6)

作者:康莉莉 张齐宇 石艳  编辑:姜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