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se69

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两部门举办系列培训 打造高素质涉外知识产权律师队伍
2025-10-13 09:04: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近日,由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的全国涉外知识产权律师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在广东省深圳市落下帷幕。

今年两部门举办的系列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培训,经前期精心筹备,6月开始陆续在深圳开班,先后围绕“知识产权国际争议解决”“海外纠纷应对”“跨境风险防控”“海外申请布局”等主题展开,累计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300余名涉外知识产权律师。

上述系统化培育旨在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知识产权律师队伍,为企业海外维权、区域经济升级提供法治支撑。

人才需求旺盛 顶层设计关注

“实践中,许多企业对海外知识产权制度仍处于‘模糊认知’‘被动应对’的状态,真正能够提供系统化、专业化涉外服务的本地法律团队仍非常稀缺。”参加培训的陕西英培(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薛慧芳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法律服务能力如果不及时跟上,可能会制约企业的出海节奏与质量。”

当前,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和纠纷应对呈现“技术化、复杂化、国际化”特征,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新型纠纷频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对涉外知识产权尤其是涉外专利领域保护需求旺盛,急需培养既熟悉技术和法律,又掌握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国际化的涉外知识产权律师等专门人才。”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近年来,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均将此类内容纳入其中。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等重要文件,均对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做好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等提出明确要求。

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涉外知识产权律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作用发挥明显 培训安排精细

在诸多有力举措的全面推动下,涉外知识产权律师人才作用日益凸显。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为例,其在全国30个省份设立99个地方分中心,针对重点领域设立6个产业分中心,在11个国家设立海外分中心,组织吸纳了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参与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工作。数据显示,2024年,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各分中心共向企业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3094次,范围覆盖130余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诉讼等全类型,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疗、跨境电商等多个行业,降低企业维权成本4.5亿元,挽回损失141.5亿元。

参加系列培训的涉外知识产权律师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对于记者的这一疑问,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参训学员由地方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和知识产权部门重点推荐,从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定向筛选,重点关注具有专利代理师资格和律师执业资格的“双证”涉外专利律师,筛选业务能力突出、工作经验丰富、从业领域广泛的涉外知识产权律师,这些律师未来将有望成为我国涉外知识产权工作的中坚力量。

课程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很多学员告诉记者,本次培训不仅有系统深入的理论课程,还创新设置模拟法庭、案例剖析、研讨交流、学员论坛等互动环节,尤其是模拟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调解流程、专利诉讼等还原真实场景的课程安排,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们沉浸式体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全真场景”,进一步提升涉外知识产权实务应对能力。

师资力量由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香港、澳门有关机构,相关部委、高校以及知名企业和律所等深耕涉外知识产权领域的教学、研究、实务一线的专家组成,就连培训举办地点都颇有讲究。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深圳举办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培训班,具有较好的产业人才基础,有利于聚焦前沿、连接国际、贴近实践,为探索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提供了先决条件。”

采取有力措施 优化发展生态

参加上述系列培训的学员,无不感到收获良多,对于未来更是踌躇满志。

“知识产权律师的春天已经来临。”万商天勤(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韩俊欢欣鼓舞。

广东三环汇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程跃华说,培训让他更加意识到自身应当肩负的责任。在他的工作笔记中,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内容,例如,“帮助涉外客户,做好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的布局,注重针对性和匹配性,遵循前瞻性,提前进行储备式专利布局,聚焦核心技术,强化供应链知识产权布局,规避技术来源风险”。

培训中,薛慧芳深有感触地说,不能将涉外法律服务局限于“对接案件”或“翻译规则”的层面,而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深入学习国外法律制度,从熟悉规则到灵活运用规则,再到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

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杰说:“通过培训我意识到,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守护企业海外市场的‘盾牌’,我们的工作不仅关乎个案胜诉,更关乎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维护。”

“我将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北京市万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建忠说。

未来,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统筹推进人才引进集聚和培养使用。丰富人才培养载体,强化产学研协同培养,进一步加大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培养力度。强化资源对接,建设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实践平台,为律师提供实务衔接支持。加强人才激励保障,着力构建涉外知识产权律师人才发展生态。

作者:张维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