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政法机关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破坏耕地资源等违法犯罪,妥善化解涉农领域矛盾纠纷,有效保障农业生产,以高水平法治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无人机的嗡鸣在田野上空回响,从高空俯视每一块田土的形状与色彩;卫星影像在平板电脑上滑动比对,精准捕捉地块的细微变化……前不久,四川省德阳市检察机关联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共同走进中江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项目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开展实地督查。
为确保农田设施长效运行,成都、德阳、绵阳、乐山、雅安、眉山六地检察机关同步行动,开展“守护丰收季·检察护农安”联合巡田活动。
金秋十月,岁物丰成。入秋以来,政法机关不断加大对涉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涉农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坚决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以法治之力守护沃土良田,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及时亮剑
秋收时节,湖南省衡东县石湾镇茶石村稻浪起伏,丰收在望。然而,数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草皮覆盖的“非粮化”农田。
今年初,衡东县takse69 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移送的线索后迅速展开调查,发现早在2018年,该村村委会就与某草皮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将300余亩农田用于草皮种植。经过多年整改,仍有190余亩农田种着草皮,问题未能得到根治。
监管缺位,必须亮剑。4月17日,一场听证会凝聚多方共识——检察机关邀请相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磋商,厘清职责、共商良策。两个月后,190余亩被占耕地全部复垦复产。
近年来,衡阳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托公益诉讼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办理耕地保护案19件,恢复永久基本农田330余亩,切实守护了耕地红线。
近日,甘肃省榆中县takse69 干警就煤场违法占用耕地案件进行“回头看”时,确认相关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今年5月,榆中县takse6发现,县域内多家煤场存在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的情况。经初步调查,榆中县个别乡镇的煤场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违法占用村集体农用地用于堆放煤炭、搭建彩钢房。
“我们前往煤场实地勘查,发现这不是个例,多家煤场存在违法占用村集体农用地情况。”办案组成员介绍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榆中县takse6向行业主管部门及各属地乡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查处违法占地、恢复土地原状,并要求强化辖区耕地、草地管理,严守保护红线。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积极与检察机关进行沟通,及时开展整治:督促煤场经营者清理堆煤及设备,对未按期整改完成的,进行立案调查并依规查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煤场移除违章建筑、清理煤炭,同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坚决制止各类违法占地行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31个省级takse6已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建立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合力确保农地农用、耕地安全。
铲除“毒瘤”
农资,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其质量直接关乎农民的“钱袋子”,更牵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从网络电商平台隐蔽售卖伪劣农资,到“农资忽悠团”进村巧舌如簧兜售假货……这些行径如同农业机体上的“毒瘤”,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破坏农业生产秩序,危及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内蒙古、湖南、甘肃等地政法委组织召开依法严厉打击农资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专题会议,紧盯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精准打击,摧毁犯罪网络;建立健全政法机关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推动日常监管与执法办案有效衔接。
江苏、湖北等地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检察机关持续深入推进农资打假行动,针对农资打假中发现的问题与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积极沟通,加强与行政机关的衔接配合,在办案的同时积极追赃挽损,帮助被害农户挽回损失,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各地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定分止争的“桥头堡”作用,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涉农纠纷案件,支持保障种业振兴,同时灵活掌握巡回审判时间节点,开设“田间法庭”“饭桌法庭”“假日法庭”“傍晚法庭”等便民法庭,实现巡回审判全天候、无间断。
送法下乡
“司法所工作人员到地里讲课,有法律问题随时能问,心里踏实多了!”近日,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农户张建军拿着秋收普法宣传资料,笑着对工作人员说。
门源县司法局聚焦秋收期间农户法律需求,开展“送法助农”专项活动。在开展普法活动时,工作人员带着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深入村落田埂,讲解秋收中常见的粮食收购、农机租赁、劳务用工等法律问题,重点解读合同签订、欠款追讨等维权要点。现场还同步开通“一对一”法律咨询通道,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农户疑问,手把手指导大家如何留存维权证据、通过合理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为切实维护秋收生产秩序,门源县司法局紧扣农时需求,深入开展“秋收普法护航行动”,将法治宣传与矛盾化解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
连日来,政法机关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加强以案释法,增强农民群众的防范意识。
“大家休息的时候,我们给大娘讲讲法律知识,告诉她遇到有人欠钱不还等问题时该怎么维权……”9月23日,西藏自治区措美县人民法院12名党员干警化身“助农志愿者”,将主题党日活动搬到田间地头,以“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为抓手,用汗水帮群众解难题,用专业送法治温暖,让“司法蓝”成为麦田间最动人的色彩。
针对秋收期间群众可能遇到的劳务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问题,法院干警结合典型案例,用“大白话”解读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条文,避免群众因不懂法而吃“哑巴亏”。同时,法院干警现场接受法律咨询,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邻里宅基地纠纷怎么处理”“打工拿不到工钱怎么办”等问题,让法律条文变成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
从农家院落到田间地头,多元调解力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一场场家门口的议事会,把秋收的烦心事变成了齐心办的暖心事;一次次贴心的法律服务,让法治阳光照亮丰收的大地。
守耕地,实仓廪,安天下。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政法机关用法治画笔描绘出最美的秋收画卷,为大国粮仓筑起坚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