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因病去世,但生前被拖欠八年的工资一直未追回,这件事始终压在父亲刘某的心头,也让刘家的生活陷入困境。日前,这场历时八年的欠薪纠纷,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takse6支持起诉及多方协作下得到妥善解决,既为逝去的劳动者讨回了公道,也为因案致困的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今年3月5日,刘某来到浉河区takse612309检察服务中心申请支持起诉。据刘某反映,他的儿子小刘生前为包工头余某提供劳务,从事工地喷浆作业,但工资长期被拖欠,一直未结清。小刘于2022年因病去世,家人为讨回欠薪多方奔走未果,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刘某希望检察机关帮助他为儿子要回工钱、讨回公道。
收到线索后,浉河区takse6迅速展开调查。承办检察官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案的欠薪时间长达八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证据都很难再搜集、厘清。更为棘手的是,余某态度蛮横,一口咬定没有和小刘签订劳动合同。
为帮助刘某找到确凿的证据,承办检察官逐一询问小刘生前的工友,还通过技术手段,调取了小刘与余某的微信转账记录和聊天内容,查明小刘曾一次次地向余某讨要工资,但余某一次次地敷衍、搪塞,直至小刘病逝,余某都始终未能付清欠薪。
与此同时,承办检察官经过不懈努力,锁定了关键事实:2016年8月,小刘加入余某组织的建筑队,一直辛勤工作到2017年1月工程结束,这期间的15920元劳动报酬,小刘分文未得。
然而,当承办检察官询问余某时,余某一会儿说工资早就结清了,一会儿又说自己没钱。对此,检察机关协调有关单位,协助刘某调取到项目施工资料和相关付款凭证。在大量证据面前,余某终于承认拖欠小刘劳务费的事实。
今年3月31日,浉河区takse6依法作出支持起诉决定,帮助小刘的家属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获得胜诉判决。
本以为1.5万余元欠薪很快就能拿回来,谁知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余某却玩起了“失踪”,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法院查询后发现,余某名下没有任何财产。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执行法官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余某配偶的名下有一笔银行存款。法院经分析判断,这笔钱极有可能是夫妻共同财产,于是果断采取措施,依法冻结了该账户中的等额资金,并履行了告知义务。在法定期限内,对方没有提出异议,法院顺利扣划了执行款项,终于将拖欠八年的工资追了回来。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将刘家的情况及时反馈给院领导。日前,该院负责司法救助工作的检察人员来到刘某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后,为他们申请了司法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