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takse6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心打造“东亭和枫”工作品牌,将刑事和解工作贯穿司法办案全流程,以易引发社会矛盾的轻伤害案件为切入口,通过提前介入、居中调解、联动化解等方式,用法律的威严守护公平正义,用温情的疏导化解矛盾心结,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了强劲的司法动力。
提前介入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邻里之间,往往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摩擦,若处理不当,小矛盾可能升级为大冲突。针对这类案件,检察官深知:矛盾化解的最佳时机在萌芽阶段。
2022年11月,刘某某在翻新房子时,未与邻居杨某打招呼,便将建筑材料堆放在公用巷道,影响了杨某的日常通行。杨某见状,当即要求刘某某清理。两人一言不合,由口角之争演变为肢体冲突。在扭打的过程中,杨某右侧骨远端被打成粉碎性骨折,伤情达到轻伤标准,案件随后进入侦查程序。
得知案情后,检察官第一时间会同侦查人员介入案件。他们没有简单地等待侦查结果,而是主动走访案发现场,实地查看公用巷道的宽度、建筑材料的堆放情况,感受双方发生冲突时的环境氛围。同时,检察官还走访了村居干部和周围邻居,详细了解刘某某和杨某的日常关系、邻里评价以及此次冲突的起因经过。
在掌握了全部情况后,检察官分别与刘某某和杨某进行沟通。面对刘某某,检察官严肃指出其未经同意占用公用巷道的不当之处,以及动手打人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杨某,检察官则耐心倾听其不满,同时引导其认识到在处理矛盾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冲突升级。
“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因为这点事结下仇怨,不值得。”检察官从情与法两个角度出发,向双方释法说理,分析案件如果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对双方家庭带来的影响。经过多次沟通,刘某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杨某道歉,并承担了全部医疗费用,承诺尽快清理巷道内的建筑材料。杨某也表示理解刘某某翻新房屋的不易,接受了道歉。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2023年12月,公安机关根据双方的和解情况,对该案作出撤案处理。一场可能让两家人反目成仇的邻里纠纷,在检察官的提前介入下,得到了圆满解决,邻里关系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检察环节
用亲情唤回邻里温情
轻伤害案件中,很多当事人之间存在亲属关系或长期邻里关系,他们的矛盾往往并非不可调和,只是一时被情绪左右。在此类案件中,检察官深入挖掘案件背后的情感纽带,用亲情、乡情唤醒当事人的理性,促成矛盾化解。
2023年11月,村民许某甲因对村干部许某乙在调解其与邻居许某丙的纠纷时的做法不满,心存怨气。为了发泄不满,许某甲将两只死鸡丢到了许某乙的家门口。许某乙的妻子周某发现后,与许某甲发生激烈口角。情绪激动的许某甲随即上前揪住周某的衣领,许某乙见状上前制止,混乱中被许某甲击中面部,造成双侧鼻骨和鼻中隔骨骨折,构成轻伤。
案件移送东台市takse6后,检察官并没有急于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而是首先认真审查案件卷宗,梳理案件的来龙去脉。在审查过程中,检察官发现一个关键信息:许某甲、许某乙和许某丙三人系亲戚关系,且平时并无深仇大恨,此次冲突的根源在于许某甲对调解结果的误解。
为了彻底化解矛盾,检察官决定从修复亲情关系入手,多次走访三人所在的村庄,与村干部、家族长辈交流,了解三人的过往关系和矛盾的症结所在。随后,检察官分别与三人谈心,向许某甲讲解其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性,让其认识到自己的冲动给亲戚带来的伤害;同时,也向许某乙和许某丙说明许某甲的悔意,希望他们能念及亲情,给予原谅。
在检察官的努力下,许某甲主动向许某乙赔礼道歉,并赔偿了医疗费用。许某乙也表示接受道歉,不再追究许某甲的刑事责任。更令人欣慰的是,在检察官的进一步调解下,许某甲和许某丙之间关于养鸭场地设置、排水沟走向的纠纷也得到了妥善解决,两家人握手言和。
审理阶段
联动发力破解调解僵局
个别案件,由于双方积怨较深或诉求差距较大,在侦查和审查起诉环节多次调解都未能成功。面对这种情况,检察官不放弃、不气馁,积极与法院联动,在审理阶段开展庭前调解,通过多方合力,破解调解僵局。
2024年3月,何某与丁某因倾倒垃圾问题发生冲突。丁某经常将垃圾倾倒在何某家房屋前菜地外侧,影响了何某的正常生活和菜地环境。何某多次上门与丁某协商,但丁某依然我行我素。无奈之下,何某找到村干部一同与丁某协商,丁某当场答应不再倾倒垃圾。然而,当晚丁某却继续向何某的菜地倾倒垃圾。何某发现后怒不可遏,随即与丁某扭打在一起,造成丁某轻伤一级。
案件发生后,检察官会同侦查人员组织了多次调解。但由于丁某认为何某动手打人理亏,提出了过高的赔偿要求;而何某则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丁某有错在先,不愿接受高额赔偿,双方各执己见,调解陷入僵局。案件随后被起诉至法院。
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检察官与法官启动联动调解机制,在庭前共同开展调解工作,分别与双方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和不满。针对丁某,指出其多次倾倒垃圾并言而无信是引发冲突的重要原因,过高的赔偿要求缺乏合理性;对于何某,则强调其动手打人造成轻伤已构成犯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随后,检察官和法官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邀请村干部和村里有威望的长辈参与其中。在调解过程中,大家从法律、道德、邻里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劝说,让双方认识到各自的错误和行为带来的后果。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丁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主动降低了赔偿要求;何某也意识到自己的冲动行为触犯了法律,愿意承担合理的赔偿费用。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何某一次性赔偿丁某各项损失,丁某对何某的行为表示谅解。
这场持续多月的纠纷,在法、检两家的联动调解下画上了句号。不仅让双方当事人承担了各自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通过司法的介入,让他们明白了邻里之间应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为村居的和谐稳定消除了一个隐患。
东台市takse6以“枫桥经验”为指引,以专业化办案组为依托,通过在轻伤害案件中全流程参与刑事和解工作,用一个个成功的案例证明,司法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